粉煤灰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
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等工业生产中煤燃烧后的固态废弃物,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会对环境造成多方面影响。露天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,破坏地表生态;细小颗粒易随风飘散,造成大气污染,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;经雨水冲刷后,其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水体,导致土壤污染和水污染,使周边土地盐碱化,不再适于农作物种植,还会污染河流、湖泊等水体。此外,粉煤灰堆放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,如山体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等,对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隐患。
为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,需采取多维度治理措施。源头控制上,推广清洁燃煤技术,降低粉煤灰产生量及污染物含量;严格控制排放标准,安装高效除尘设备,配套烟气脱硝、脱硫装置。资源化利用方面,可将其应用于建筑材料,如生产粉煤灰水泥、烧结粉煤灰砖等;在道路工程中作为基层和底基层材料;还可用于土壤改良,改善土壤质地及结构,增加土壤肥力。末端治理上,规范化建设储灰场,实施全封闭或半封闭存储,配备防风抑尘网、喷淋系统,采用“防渗+渗滤液收集”系统,避免重金属渗漏污染地下水。同时,加强政策与技术创新,落实相关法律法规,推行税收减免、补贴奖励等政策,支持关键技术攻关,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。